其实就是两个变量在一个坐标系表达时,很难统一比例时,对其中一个变量做对数或指数变换,从而达到能表达的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这个s-lgP,就是在表达位移与当级的荷载的对数关系随时间的变化,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位移的稳定程度。
有效桩长:某项目桩基础设计27米桩长,但在实际施工中肯定会有偏差,如果施工后发现27米太长(或太短),就需要截掉基底标高加5~10cm后多余的(或焊接加长),这是有效桩长就是27米减掉截去的部分(或27米加焊接的部分)
低应变中的缺陷类型分为缩径类和扩径类,根据曲线中桩身凸起的反射波的第一个峰值的波形正反向来判断缺陷类型
波速与龄期等相关因素有关,龄期越久,波速偏高越多,这个波速偏高值正常。与管间距、管斜都有关,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锚杆采集的波形是加速度信号,高频信号,采集的波形不规则很有可能是和现场杆头打磨不平以及其他现场采集数据效果不好有关,杆底反射信号不是每个杆都能采集得到,当锚杆体系与杆底岩层体系组成为一个体系后,锚杆浇筑质量效果好,锚杆杆体和杆底的波阻抗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阻抗差,从而不会在杆底显现出杆底反射信号
对的,密实度较差的时候,钢筋与砂浆接触较差,杆系波速主要测得就是钢筋波速,所以会偏高。但是如果只有一些轻微不密实,对比起密实度完好的锚杆,波速还是略微降低的。
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为单桩水承载力特征值。
(2) 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状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8 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3) 当水平承载力按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控制时,可取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对应的水平荷载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但应满足有关规范抗裂设计的要求。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 桩身折断;
(2) 水平位移超过30~40mm (软土取40mm );
(3) 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1) 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 倍。
(2)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 倍,逐级等量卸载。
(3)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